事件回顾
今年3月,一名11岁男孩在骑共享单车过程中逆行与小客车相撞被卷入车底身亡。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小客车驾驶员王某负这起事故次要责任,男孩负这起事故主要责任。
7月19日,死者父母将共享单车所有人ofo公司连同肇事方诉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878万元,并要求ofo公司立即收回所有机械密码锁具并更换为更安全的锁具。
 图为当时事发现场
 交警:死亡男孩负事故主要责任 
据悉,这是发生在上海的首例不满12岁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致死案例。
原告代理律师张黔林介绍,2017年3月26日中午,该男孩与同行三位伙伴(均未成年)骑ofo单车时,于13:37分许在天潼路、曲阜路、浙江北路路口与上海弘茂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客车相撞,致使该男孩倒地并从该大型客车前侧进入车底遭受挤压、碾压,后经上海长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通警察支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驾驶员王某驾驶机动车在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向左转弯时,疏于观察路况,未确认安全通行,负本起事故次要责任。
与此同时,静安区交警认为,该男孩未满12周岁,驾驶自行车在道路上逆向行驶,且疏于观察路况,未确认安全通行,负本起事故主要责任。
 男孩父母索赔878万 
7月初,男孩父母将肇事司机及车辆所属的汽车租赁公司以及相关保险公司告上法庭。19日,该男孩父母追加ofo提供方北京拜客洛克科技有限公司为被告,并调整了诉讼请求。
原告除了要求被告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878万元以外,还要求静安区人民法院判令ofo小黄车:立即收回所有的ofo机械密码锁具并更换为用户用完后必须锁住且儿童无法轻易打开的锁具。
张黔林指出,究其事故原因,受害人不足12周岁,而ofo小黄车对投放于公共开放场所的车辆疏于看管,该自行车车辆之上也无任何警示受害人不得骑行的提示;且该车辆上安装的机械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男孩父亲回忆,当天和孩子一同骑车的另外3个孩子中,有2个上六年级、1个上五年级,自己的孩子最小,在上四年级。孩子八九岁时便学会了骑自行车,家里虽有一辆自行车,但平时并不允许孩子独自骑行。
对于共享单车,孩子没有手机根本无法注册账号,而父母也没有注册过共享单车的账号。当天,该男孩在路边寻找到一辆密码锁可直接按开的小黄车,和3个小伙伴一起上路骑行。
 原告称ofo机械锁留下安全隐患 
张黔林指出,ofo当时普遍使用的机械锁存在安全漏洞,用户还车时并不需要上锁,只需在App上点击“结束行程”即可;其次,即使还车上锁,也会有不少用户未将密码打乱,一按即开;即使密码被打乱,网络上也流传共享单车解锁秘诀,给未满12岁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留下安全隐患。
网友评论
许多网友认为,除了共享单车应该在其硬件上做好安全防备措施,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应该承担起监管自己孩子的责任。一旦意外发生,终身追悔莫及。
@请叫我二废:呵呵,我觉得马路也有问题,为啥在小孩子骑车的路上有车?!周边的车辆也有问题。
@Marco超爱吃:果园子上了锁,小偷撬锁进去偷吃果子被农药毒死,要告果园?有锁就是有道德规则,逾越道德规则还投机取巧,还需要人家索赔?如果有法律,希望ofo告他父母纵容未成年人肆意违背社会公德。
@网球和土豆:说锁太容易打开的,如果你家被偷了,也是因为你家的锁太低级,你同意吗?
@瑞士几斗:你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连最起码的看护都没有,任由孩子骑车,这难道不是父母的过失?
@原宿街的夏洛克:我觉得监护人责任比共享单车责任更大…
法律问答
 对于11岁男孩之死,谁该承担法律责任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从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分担来看,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报告显示,机动车司机负次要责任,小朋友是逆行,违法违规上路,是主要责任。这是第一步的责任分担。
 11岁男孩骑自行车遇车祸身亡,ofo公司在其中到底起怎样的作用?
朱巍认为,小朋友11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根据民事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需要家长的事先许可或事后追认,同时,家长作为监护人对小朋友承担主要的监护责任,除了家庭之外,监护责任的主体还有学校。
根据新闻媒体披露的案件信息,单从小朋友骑车这个角度来说,家长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所以应当承担小朋友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中的主要责任。
 交警部门认定11岁男孩负担主要责任的情况下,家长的诉求是否合理?
北京律师王成认为,交通事故责任不完全等同于民事法律赔偿责任,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作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责任分配的唯一依据,人民法院应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如责任主体、主观过错、因果关系等多方面情况加以综合认定。
 ofo单车提供方是否应该对此担责?应该担多大的责任?
朱巍表示,ofo公司是否承担侵权责任,要看共享单车的机械锁被打开与小朋友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要看是因为机械锁具本身的原因被小朋友轻易打开,进而导致出现交通事故,还是因为上一位骑车人骑完之后没有锁上,导致小朋友骑走后发生交通事故。
如果是因机械锁具本身的问题,小朋友在路边容易发现并使用,ofo公司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说不清楚原因或者因为上一位骑车人没有锁好锁具,导致小朋友不需要解锁直接骑走,从现行法律规定的责任角度看,公司是没有责任的。”
根据新闻媒体披露的案件信息,小男孩的父亲要求ofo公司收回所有机械密码锁具并更换为更安全的锁具,一个随之而来的疑问是,更换锁具之后就能避免其他小朋友使用并避免发生类似损害吗?
朱巍认为,涉事公司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新产品,但是公司这么做并不见得就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因为公司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出现的所有情况,只能在现有条件下避免当前可能出现的损害发生,“如果法律要求公司预见到所有的可能性,那共享单车不用上路了”。
“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本身不侵权,但有可能被用作侵权,生产者并不承担责任。”朱巍告诉记者,“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应当承担责任。”
|